极飞助春耕 新农人用上新农具
和风送暖艳阳天,又到一年春耕时。助春为了保障粮食安全,耕新实现粮食丰产,农人广东各地因地制宜、用上因地施策,新农由南到北奏响春耕“进行曲”。极飞具放眼南粤春耕,助春细心的耕新AG超玩会入口人都会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——极飞农业无人机,测绘、播种、施肥、喷药、生长监测……极飞农业无人机以其智能、精准、高效、灵活等特点赢得了越来越多农户青睐。
3月中旬,在广州市黄埔区莲塘古村旁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极飞科技”)的“超级农场”正在春耕。与传统耕作方式需要人下地不同,机手仅需在手机上进行几个简单操作,就能让无人机在指定区域里自主播种、施肥;让拖拉机自动驾驶耕田……在农业智慧科技的帮助下,农民不再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,春耕更省时,也更省力了。
装电池、填稻种、调试设备后,无人机自动起飞,来来回回飞播两遍,一块两亩多的稻田五分钟内即完成了飞播。据极飞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,无人机飞播不仅速度快,而且播种效果很好,稻种播撒更均匀且都被无人机风压打到土层内部,有利于稻种萌发并减少鸟类和虫子进食。
科技创新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,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无人机作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代表,这几年发展迅猛。农业农村部发布的《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(2022年)》中显示,截至2022年,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12.1万架、年作业10.7亿亩次。
95后新农人刘广镇是一名农业无人机驾驶员,今年是他从业的第7个年头,7年间他带着极飞无人机飞越南粤广袤的田野,播撒春天的希望。
“无人机一次可以播撒约60斤种子,一个下午就能完成236亩水田的播种,一台无人机的撒播效率可以顶10台插秧机。”刘广镇告诉记者。因为经验丰富,管理得当,无人机飞播的效果几乎和传统插秧一样。“客户十分认可我们无人机服务的效果,团队的年飞行覆盖面积从2017年的3000亩次发展到2023年接近13万亩次。”刘广镇说。
近年来,由于青年人口大量外出务工,农忙时节,农村存在“用工难”、“用工贵”的问题。村民有需求,科技来支持,农业无人机已经成为了种粮户的好帮手。
“使用传统方式春播,需要经过育秧、运秧、插秧三个环节,要投入大量劳动力。”刘广镇说,传统方式的春播成本可达150元/亩,而使用无人机只要不到10元的成本就能完成一亩地的播撒。后续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打药、施肥,无人机也可以轻松完成。
刘广镇是极飞无人机的第一批用户,见证了农业无人机的发展。“我们最初仅利用无人机打药,后来能用于播种作业。现在,我们用的极飞新款无人机,最大载荷量达到70公斤,能够承担需要大载重的撒肥任务了。”他说。新农人借助农业无人机这一新农具,让农业有了新景象、新发展。
“除了效率高,成本低外,无人机也不用人手动驾驶了。”刘广镇说,过去无人机操作员需要聚精会神地控制无人机飞行,飞行精度也没有保证,而且一次任务往往要在田间地头站好几个小时。现在最新款无人机,只要设置好速度、高度、喷洒量,就可以全自主作业,大大减轻了飞手的工作负担。
除了无人机,极飞还推出了农业无人机、航测无人机、农机自驾仪等多款智能化农业装备。极飞科技作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高新企业,近年来,一直在研发数字化、智能化新技术。将无人机、机器人、自动驾驶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技术带进农业生产,通过构建无人化智慧农业生态,让农业进入自动化、精准高效的 4.0 时代。
截至2023年,极飞科技研发专利授权总数达2141件,在运营的农业无人化设备数量约11万台,累计为农民提供无人化生产服务1.94亿人次,农田作业面积达14.5亿亩次。
【作者】李南君
- ·弧菌克星来了!业内首个弧菌抗菌肽降生,助力养户歉收歉收!
- ·湘桥干群携手扮靓美丽家园
- ·食品、食材、餐厨具等产品展览会开展首日 客商云集人气高 市民游客尝鲜忙
- ·1500多名青年人才和潮州在双向奔赴中“深融”
- ·佛山馆:成交额削减超300%,伽师特产成“顶流”|“疆品南下”体验馆⑥
- ·潮安区河长办开展 “同饮韩江水,共护韩江美”活动
- ·我市首个未成年人社会观护站挂牌成立
- ·湘桥区城南中英文学校入选“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”建设学校名单
- ·郭文海:做强十大农业财富平台,打响“中山香农”品牌
- ·王文森带队检查督导防台风工作 加强隐患排查 确保安全度汛
- ·湘桥区在全市率先完成镇街林业站设立和林长办挂牌
- ·潮安区:闻风而动提早做好转移安置工作
- ·罗锡文院士:要加大智慧农机推广力度
- ·食品、食材、餐厨具等产品展览会开展首日 客商云集人气高 市民游客尝鲜忙
- ·国防教育亮灯宣传14日开始
- ·入汛以来韩江最大洪峰过境潮州 目前全市江河水位均在警戒水位以下,部分景区暂停开放